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工作探索 (范例推荐)

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工作探索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工作探索作者:叶新征来源:《江西教育C》2021年第04期摘要:虽然“立德树人”是新时代教育的总纲领,但是部分学校却存在“做立德、宣德、唱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工作探索 ,供大家参考。

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工作探索

 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工作探索

  作者:叶新征

  来源:《江西教育C》2021年第04期

  摘要:虽然“立德树人”是新时代教育的总纲领,但是部分学校却存在“做立德、宣德、唱德之教育,育伟人、贤人、圣人之学生”的情况,没有关注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。缺乏生命意识的德育教学,也让中小学生容易产生盲目的人生价值追求与虚假的思想道德品质,这与“立德树人”背道而驰。基于此,本文针对目前德育教学中生命问题的现状与反思,提出生命意识视域下对中小学生德育的构建措施。

  关键词:中小学德育

  生命意识

  现状反思

  人类的生命是有意识、且富有创造性的。道德作为人类思想与行为的共识,寓于生命的个体之中。人类的繁荣发展、自我能力的超越、自我价值的实现,都依托于人类道德标准的束缚。是道德让生命鲜活,引导个体生命走向“真、善、美”。中小学德育教学,是激活、启发、引导学生的道德良知与道德自觉的措施。然而,从当前中小学的德育教学来看,缺乏生命意识的德育教学只是在“立德”,并未做到真正的“树人”。

  一、中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与反思

  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镜子,学校是学生德育的明灯。然而中小学德育的“明灯”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呵护与关照,忘记了对学生的生命意识的完善与价值认知的提升。因此,导致学校德育教学出现低效、甚至无效的情况。

  (一)理想化的德育教学

  理想化的德育教学自古有之,理想于“神圣道德”,把学生都按照伟人、贤人与圣人的标准进行培养,导致德育教学脱离了普通人的实际生活,甚至把个体的个性与私欲看成“罪恶之源”,给予打压、消除。时至今日,中小学德育教学仍没有从中跳出来,对学生进行“圣人”化的教育,统一标准,削足适履,让德育教学脱离现实生活,脱离生命个体的思考,把教学抽象成了教育符号,异化成了唯一标准,致使中小学生“知行不一”,满口大道理,却不付之于行动。

  (二)规则化的德育教学

  中小学德育教学,是在生命意识基础上的引导教育。而目前中小学德育教学却是客观的知识性教育,以知识的灌输取代学生的道德情感、信念、思想与行为,过分强调从道德规范出发,以成人的思想与标准,对学生提出神圣又空洞的人生教条,这是一种“以规立教,以规促

推荐访问:浅谈德育管理中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工作探索 德育工作 教育理念 探索